崔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现任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部信息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BIM及信息化工作,深入研究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建造技术,先后参与浦江双辉大厦、上海迪士尼、杭州西湖大学等重大项目工程数字化实践,创新性地将信息化技术融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要求,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
BIM应用的价值有哪些?
问题1:您认为BIM应用的主要价值有哪些?这些价值将带来哪些好处?
BIM技术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三维可视化,二是信息载体,实际上这也是BIM的价值所在。针对第一个问题而言,BIM的价值体现在,终于有了一个三维的东西来表达以往传统的工作成果,例如BIM漫游是三维可视化的效果图,BIM模型是三维可视化的图纸,BIM虚拟施工是三维可视化的方案,BIM推演是三维可视化的进度project,BIM碰撞分析是三维可视化的管线综合。我们的建筑具有唯一性,在它建造完成之前,永远不可能以三维的方式被我们获取。
BIM技术以低成本和虚拟的方式,首先解决了可视化的问题,不再依托人脑对建筑外在造型、内部构造的想象,所见即所得,以更直观、更形象的三维方式提前呈现出来,这个价值是BIM最大的价值,BIM的各项应用也是围绕这个价值展开的。
除此之外,BIM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数据信息提供了一个更稳定、更直观、更利于数据交互的模型载体。建设领域长期倡导信息化施工,数字化建造的概念提了多年,因为数字信息载体缺失的原因,一直处于低速发展状态,信息附着在何处,如何与实际状态一一对应,如何进行方便的检索、查询、统计,这些问题统统没有回答。BIM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BIM模型成为与实际一一对应的载体,模型的树形结构方式和大数据库信息架构为信息的检索统计提供了可能,因此,BIM技术无疑加速了信息化施工、数字化建造这一过程,这是BIM技术的另一大价值所在。
推进BIM应用有哪些困难?
问题2:您认为现阶段企业及项目,在推进BIM应用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有哪些?形成这种阻碍的原因是什么?
建筑领域企业在推进BIM应用进程中,诚然正在遭遇各类阻力和困难,但不能笼统地认为这是企业和项目碰到的困难,必须对其进行细分。
建筑领域企业从层面上划分,大致可划分为岗位层、管理层和运营层,这三个层面面临的困难程度各不相同。设计企业的设计人员、施工监理企业的技术人员基本上为岗位层;项目的技术、质量、进度、安全主管以及项目经理属于管理层;而企业更高级的以资源配置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管理人员则属于运营层。
对于岗位层面的技术人员,BIM技术为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设计人员愿意用BIM来进行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更愿意使用BIM的基础功能和各项应用来提高对项目的把控程度。
但作为一种能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性的BIM技术,为何面临实施中的巨大困难和层层阻力呢?个人认为问题出在管理层,我们的工作圈是一个系统,创新虽然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但其他人的工作方式不发生变化,第一个去创新的永远是最吃亏的,因为工作圈并不能立即认可你的改变,进行不下去的话,有可能你还要再走原来的老路。
就算岗位层使用了BIM技术和应用,但管理层还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岗位层并没有精力和能力一件事情重复做两遍,如此一来,除非大家同时改变,否则BIM技术就实施不下去。
至于企业运营层,依然以传统的方式获取数据信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BIM技术虽然拥有强大的优势,但能辐射到运营层面,能真正发挥作用的能量就更加有限了。
BIM应用的价值应如何评价?
问题3:您认为BIM应用的价值应如何评价?如何让各方对BIM应用方面的价值达成认可和共识?
关于BIM应用的价值评价方面,建议针对已竣工完成项目的BIM应用技术与对应的效益内容,建立BIM应用的后评价指标,一方面为从业者在前期项目策划时提供一定程度上可量化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研究完善BIM应用评价技术,建立工程项目BIM后评估方案机制,使BIM技术应用带来的效益更为显性化。
在整个BIM价值评价体系建设中,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基于BIM应用的特性,参考项目管理评估机制,建立BIM应用价值评价方法,进一步梳理出基于项目、企业、行业多维度的价值评价指标。
参考上海市拟构建的BIM评价体系,对BIM的评估指标项,首先是专项技术层面,包括策划目标、人员架构、BIM应用点、技术内容、责任主体的实施情况、应用目标达成情况等;
其次是整体管理层面,结合项目特征和项目管理流程,对应评价领域,从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提炼与BIM相关的后评估指标项。
结合以上两个层面形成BIM价值后评估指标库,在此基础上通过各个领域的参建单位、一线人员、相关专家的共同认定和整理,综合多方建议,对评估指标进行技术等级划分、目标界定和专项解释,构建有层次、实操性强、多方认可的项目BIM应用价值评估体系。
该价值评估体系初步构建完成后,还应选取工程项目进行验证监测,基于项目初期BIM策划和实施文件报告、BIM价值评估指标,以及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等基础性资料,测算BIM应用的综合效益并进行价值认定。
“自主可控、国产化”有什么影响?
问题4:目前“自主可控、国产化”成为BIM领域的重要议题,对此您有怎样的观点,将对自己产生哪些影响,需要做何准备?
什么叫自主可控?我国知名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有过一个论述:依靠自主研发设计、掌握核心技术、能够创新发展,研发、生产、升级、维护全程可控的计算机系统软硬件,才能称之为自主可控。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BIM软件基础研发稚嫩,对国外图形引擎和工业设计软件极度依赖,存在技术标准(尤其是基础数据标准)不健全、数据格式不兼容、产业不连通等关键技术瓶颈,更存在数据安全问题隐患。为了实现从数据源头上做到国产自主、安全可控,国内很多团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新基建、新城建、‘十四五’数字化产业转型升级”等系列政策引导下,国内催生了大量国产化软件平台领创企业与技术研发创新,并支撑多个城市政府开展了广泛的数字城市建设、智慧园区建设、智能建造等多场景深度应用。
当前工程的复杂情况、建造阶段的侧重不同、现场的多维度要求、各方利益的不同诉求,使得BIM技术及其应用依靠一类软件而完成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理想的情况是:BIM基础类软件就像一棵参天大树的树根和主干,而BIM专业类软件则是这棵树的枝干和花叶。
为此,就要求自主可控、国产化的BIM软件至少要具备三种能力——几何造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多专业协同能力,而这三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BIM通用类软件发挥基础数据作用,不同功能的BIM专业软件相互合作,多元化的软件对于BIM从业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可以通过软件学习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在一个不好用的软件上浪费大量的时间。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问题5:您认为未来BIM技术本身及应用场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建筑从业者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和应对?
个人认为,随着BIM技术与其他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各个行业的广泛渗透,以BIM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业的深入融合,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大环境下,BIM技术该如何发展,是我们BIM从业者需要共同关心的话题。
经历了之前多轮BIM大发展的高峰低谷,近20年来,BIM从横空出世便光芒万丈,已经开始洗尽铅华返璞归真,逐渐回归到它真正的方向上来。之前大部分的BIM喧嚣,围绕的是BIM软件的应用,还远远谈不上BIM技术的应用,而以解决现场具体问题为导向的BIM应用,越来越频繁地被BIM从业者去探索和尝试。
以往的BIM应用,从软件功能出发,并套入了理想化的场景,试图去规范指导实际的现场应用,结局往往是梦想被现实击得粉碎;而从实际问题出发,现场需要BIM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对BIM模型做哪些调整和规范才能实现解决方案,这样的BIM应用思路将成为主流。
例如,借助BIM软件对建筑材料进行统计列表查询,这个功能不难实现,但这些被拉出来的模型信息,是原生态杂乱无章的,是没有经过标准化规定的,是一堆没有任何生命力的死数据,拿这样的材料统计成果去管理现场材料简直是痴心妄想!
以解决现场具体问题为导向的做法是:首先明确现场材料管理的范围(混凝土?钢结构?机电管线?),明确现场材料管理的目标(合同查漏补缺?进场计划管理?进场验收管理?),调整BIM模型的建模规则和模型拆分的维度(按专业、按类型、按检验批),哪些以三维建模来表达,哪些以附着在模型上的信息关键词来表达,围绕材料管理的目标分别形成材料清单,获取有价值的BIM数据信息,以此提高现场管理功效。
如此一来,BIM的深度应用对BIM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深度理解现场需求,深度熟知软件功能,具备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积极态度,依靠BIM技术但不唯软件上,让BIM真正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手中的“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