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困境
多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上百种BIM软件,这些软件各有侧重与特点。但是,由于软件格式不同,不能兼容,导致了数据丢失、功能无法使用、信息交换性不足,降低工作效率、档案衔接困难、项目协同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原本致力于打通全生命、全链条环节的BIM失去用武之地,造成重复与混乱。
为了解决BIM软件格式不统一带来的信息交换难题,我们需要一套公共语言体系。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正是这样一套信息交换标准。
IFC标准
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工业基础类的缩写,是由IAI(互操作性行业联盟,Industry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提出的直接面向建筑对象的工业基础类数据模型标准,该标准的目的是促成建筑业中不同专业以及同一专业中的不同软件可以共享同一的数据源,从而达到数据的共享及交互。
IFC作为一种中立的开放文件格式规范,不受单个供应商或供应商组的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1. IFC标准是面向建筑工程领域,主要是工业与民用建筑;
2. IFC标准是公开的,开放的;
3. IFC是数据交换标准,用于异质系统交换和共享数据。
IFC标准对BIM的作用
IFC作为一个标准的公开的数据表达和存储方法,不同软件通过对接IFC标准接口,便可以与其他软件系统交换信息,畅通无阻。
通过IFC,可以在建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提升沟通、生产力、时间、成本和质量,为全球的建筑专业与设备专业中的流程提升与信息共享建立一个普遍意义的基准。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行业相关产品提供了IFC标准的数据交换接口,使得多专业的设计、管理的一体化整合成为现实。
作为应用于AEC/FM各个领域的数据模型标准,IFC模型不仅仅包括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元素(比如梁、柱、板、吊顶、家具等等),也包括了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计划、空间、组织、造价等等)。最新的IFC标准包含了以下9个建筑领域:
1. 建筑领域;
2. 结构分析领域;
3. 结构构件领域;
4. 电气领域;
5. 施工管理领域;
6. 物业管理领域;
7. HVAC领域;
8. 建筑控制领域;
9. 管道以及消防领域。
除此之外,IFC下一代标准正扩充到施工图审批系统,GIS系统,等等。
国内IFC标准
为了构建我国的IFC标准体系,住建厅在2012年便明确建立5项有关BIM的国家标准。其中,作为最高标准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已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作为两项重要基础数据标准之一的《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另一本《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GB/T51447-2021(基于IFC,针对建筑工程对象的数据描述架构做出规定,以便于信息化系统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数字化工作,并以一定的数据格式进行存储和数据交换),自2022年2月1日起实施。上述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按IFC格式执行,不仅为BIM数据的存储和交换提供依据,也为BIM应用软件输入数据通用格式及一致性验证提供依据,极大保障BIM应用效率。
针对地区的实际需求,深圳住建局,联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清华大学等主编单位,形成了适合深圳特色的《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
深圳IFC是中国首个基于国际IFC格式建立的地方BIM数据标准,深圳也是国内首个率先提出地方统一数据标准,再根据标准的要求开展基于BIM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等报建的城市。
深圳IFC具有公开中立,标软分离,多源一模,一模多用,机器可读,自动质检等特点,为推动BIM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提供了“深圳方案”。BIM数据标准进行了统一,BIM的价值可以发挥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