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正式批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35-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这个标准有多重要呢?土木君带大家浏览一下中国BIM的标准体系:
中国BIM通用标准体系,涵盖三大部分内容。
一是BIM标准框架,即为有效地利用BIM技术,更好地进行信息共享,BIM标准框架应包括3方面:分类编码、数据交换、信息交付。
二是BIM基础标准,适BIM标准体系主要利用3个基础标准:建筑信息组织标准、BIM信息交付手册标准以及数据模型表示标准。
三是BIM标准分类,按照标准框架,并在基础标准上,形成3大类标准:分类编码标准、数据模型标准、过程交付标准。
BIM标准编制过程中,主要利用了3类基础标准。
一是建筑信息组织标准,用于分类编码标准和过程标准的编制;
二是信息交付手册标准,用于过程标准的编制;
三是数据模型表示标准,用于数据模型标准的编制。
国家BIM标准体系,201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建标[2012]5号文件,将下面几个BIM标准列为国家标准制定项目。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最高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第二层为基础数据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
第三层为执行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最高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对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建立、共享和应用进行统一规定,包括模型的数据要求、模型的交换及共享要求、模型的应用要求、项目或企业具体实施的其他要求等,其他标准应遵循统一标准的要求和原则。
基础数据标准——《信息模型编码标准》,本标准规定模型信息应该如何分类,对建筑信息标准化以满足数据互用的要求,以及建筑信息模型存储的要求。一方面,在计算机中保存非数值信息(例如材料类型)往往需要将其代码化,因此涉及到信息分类;另一方面,为了有序地管理大量建筑信息,也需要遵循一定的信息分类。目前已完成《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对应于BIM分类编码标准OmniClass。
《模型数据存储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模型信息应该采用什么格式进行组织和存储。例如,建筑师在利用应用软件建立用于初步会签的建筑信息后,他需要将这些信息保存为某种应用软件提供的格式,还是保存为某种标准化的中性格式,然后分发给结构工程师等其他参加者。对应于BIM数据模型标准中的IFC标准。
执行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标准规定了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建立、传递、和读取,特别是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工程各参与方的协作,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管控、交付等过程。规定了总体模型在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应用的信息精度和深度的要求,规定各专业子模型的划分、包含的构件分类和内容,以及相应的造价、计划、性能等其他业务信息的要求。对应于BIM模型过程标准中的IDM、MVD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标准规定在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BIM具体的应用内容,包括BIM应用基本任务、工作方式、软件要求、标准依据等。对应于IDM标准。
对于致力于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朋友来说,BIM概念并不陌生,但中国的BIM技术暂处于落后状态。BIM标准是建立标准的语义和信息交流的规则,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提供有力保证。但是,目前并未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范围内大规模地实施应用BIM,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ERP、BLM等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体系与标准的缺失。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物的生产时基于项目与协作的,通常由多个平行的利益相关方在较长的时间段协作完成。建筑业的信息化尤其依赖在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标准,即需建立一个全行业的标准语义和信息交换标准,否则将无法整体实现BIM的优势和价值。此外,BIM标准对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涉及企业中的业务管理与数据管理的软件,均依赖标准化所提供的基础数据、业务模型,从而促进建筑业管理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化管理。